珠海城市規劃, 珠海未來發展, 珠海西區新樓盤, 珠海橫琴新樓盤
新加坡規劃之父劉太格為珠海制定50年城市發展規劃
6月30日,由新加坡國家發展部宜居城市中心主辦的城市治理領袖課程在珠海開課,新加坡宜居城市中心主席劉太格率領專家團隊為珠海官員現場授課,講述了新加坡高密度、高宜居度的城市發展經驗和指導原則。作為珠海城市規劃戰略總顧問,有新加坡“規劃之父”之稱的劉太格已為珠海制定了《珠海城市概念性空間發展規劃2013—2060》(下稱《概規》),描繪了珠海未來50年城市發展的願景和基本框架,在社會引發了廣泛的反響。
針對南方日報此前獨家報道的“珠海未來CBD選址鶴洲”等熱點話題,劉太格接受了南方日報記者的採訪。他認為,珠海城市的發展軸線較長,人口居住分散,交通並不方便。而鶴洲作為連接東西的中心位置,是珠海的“小曼哈頓”,在這裡建CBD將改變珠海城市“一個扁擔兩頭挑”的發展格局,促進城市的緊湊型發展,減少交通壓力。
據透露,劉太格還將著手制定斗門區及金灣區的規劃,進一步落實《概規》的理念。
談城市優勢
珠海系統規劃體系獨一無二
南方日報:當前珠海正在建設國際宜居城市,在您看來,一座國際宜居城市必須具備什麼元素?珠海有什麼優勢?能否實現上述目標?
劉太格:國際宜居城市應該是環境美好、交通便利、就業崗位水平較高、生活配套完善的城市。珠海的先天條件十分好,氣候宜人,四季分明,工業污染控制得比較好,可以說沒有明顯的敗筆。
近些年來,珠海的建筑量有所增加,但還處於有序發展的階段,沒有出現奇形怪狀、與城市風格不統一的建筑。另外,在規劃層面,珠海能夠從全市范圍規劃到衛星鎮、片區乃至景觀設計,這麼系統的規劃體系可以說在中國獨一無二。
我認為,珠海要尊重規劃的原則,確保不在執行中走樣,這樣才能保護好原有的自然稟賦。至於2030年珠海能否基本建成國際宜居城市,我覺得事在人為,關鍵在於政府的決心。另外,我認為沒有必要大規模開發海島,這會破壞珠海的生態環境,部分海島可以進行小規模的開發,滿足游客觀光的需求。
談概念規劃
長遠規劃才能拉開城市框架
南方日報:目前國內的規劃年限普遍較短,《概規》著眼於珠海未來50年的發展,這是出於何種考慮?
劉太格:珠海要借鑒新加坡的經驗,關鍵是做好長遠的規劃。目前中國的規劃一般做到2020年,也有些規劃做到2030年。珠海要把規劃做得長遠一些,這樣才能把城市的框架打開。
我擔任新加坡市區重建局局長時,就提出了100年的規劃,當時很多人不理解。1991年時,新加坡人口在300萬上下,我們預測2091年會有500多萬,但2014年已經達到540萬人口,提前80年達到這個數字。如果當時沒有做百年,現在新加坡的土地可能就用完了,也沒有更多土地開發,城市也許還要推倒重建。所以,做城市規劃一定要遵循“從遠到近”、“從大到小”的原則,珠海的《概規》同樣發揮類似的作用。
我制定的《概規》主要概括為三個“6”,一個是600平方公裡的土地面積,一個是到2060年,一個是600萬人口。
為什麼把2060年的人口定在600萬呢?我對珠海的城市人口做過測算,珠海過去二十年人口增長的速度不高,但隨著港珠澳大橋的建設以及其它交通設施的完善,珠海人口增長速度將高於中山,因此《概規》按照600萬的人口進行規劃。
在600萬人口的大框架下,珠海根據城市內部的人口密度分布可分為6個片區、26個市鎮,形成“一核、兩心、六片”的發展格局。其中,“一核”規劃未來以鶴洲為城市中央商務區,“兩心”則指香洲、金灣,遠期將發展為城市的兩個副中心,而“六片區”則包括中心城區+唐家灣、橫琴新區+南灣城區、斗門城區、金灣城區+三灶新城、富山新城+平沙新城+平沙鎮以及鶴洲。
值得一提的是,《概規》隻是規劃的第一步,接下來我還將制定斗門區和金灣區的規劃,合理安排發展時序,確保《概規》落地。
談鶴洲CBD
鶴洲比十字門更適合做CBD
南方日報:《概規》為何將未來的CBD選址鶴洲?鶴洲中央商務區計劃何時開始建設?
劉太格:珠海城市發展的軸線較長,人口居住分散,交通並不方便。而鶴洲是連接東西的中心位置,是珠海的“小曼哈頓”,在這裡建CBD將改變珠海城市“一個扁擔兩頭挑”的發展格局,促進城市的緊湊型發展,減少交通壓力。
但目前鶴洲還是一片濕地,要起步建中央商務區還需要一段時間。在鶴洲CBD建設之前,斗門、金灣區將承擔中央商務區的部分功能。其中金灣片區將在金灣中學附近建設規模較大的商業中心,滿足人們的日常需求。但關鍵的是,香洲、斗門和金灣應有意識地往城市中間開發,等靠近鶴洲時才能啟動中央商務區的建設。中央商務區的規模和人口密切相關,就好比蛋黃與蛋白(人口)一樣,隻有蛋白越大,蛋黃才會越來越大。
鶴洲CBD是從零起步的,但從新加坡的經驗來看,在這樣的土地上建設CBD是完全可行的,關鍵在於完善的交通設施、足夠的人口以及一定的產業規模。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商業中心都要集中在鶴洲,比如企業辦公總部、高端的商業以及最好的酒店等應該在鶴洲布局,其他相對低端的商業則可以到片區或者衛星鎮去發展,這樣有利於商務區長期化、系統化發展。新加坡的中央商務區從一片空地到真正成型,也用了60年的時間,我們故意減慢開發速度,是為了統籌其他區域商業的發展。
南方日報:目前珠海已開發十字門中央商務區,鶴洲CBD的定位會否與其重復?
劉太格:十字門中央商務區的交通不太方便,目前面臨塞車、建設密度過高等問題,我認為鶴洲與珠海的斗門、金灣、香洲等地幾乎等距離長,交通的可達性更高,更適合做未來的CBD。當然,這也不是一個絕對的結論,能不能建成要看珠海的決心。
談發展路徑
經濟發展環境保護可兼得 關鍵用規劃引導
南方日報:珠海一直追求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攜手共進,但也有觀點認為,珠海在保護環境時犧牲了經濟發展的速度。在您看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是否存在矛盾?
劉太格: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沒有相互矛盾。做到零污染不可能,新加坡也有重工業,但是有污染的工業應該放在合適的地方,這樣可以減少污染。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可以兼得,關鍵是通過規劃來引導。
有人認為,珠海遠期規劃600萬人口會影響到城市的宜居程度,其實人口規模與環境並沒有直接的關系,新加坡的人口密度很高,但它一樣是國際公認的宜居城市。城市經濟的發展自然會吸引人口的涌入,人口的控制變得比較困難,但實際上我們在規劃時已為此預留了足夠的空間(包括產業空間和公共設施空間),這樣能保証珠海應對自如。
談治理擁堵
建設快速路網 減少外部交通干擾
南方日報:隨著城市發展加快,珠海交通擁堵的問題日漸凸顯,應該如何解決?
劉太格:珠海要解決這一問題,關鍵在於往鶴洲方向發展,並在人口數量足夠的情況下,開始建設運營部分的地鐵線。近期珠海要加快快速路網的建設,提高交通的通達性,較少外部交通的干擾,尤其是香洲到斗門、金灣的快速路,可以適當增加。
■人物名片
劉太格曾任新加坡建屋發展局局長(1979年-1989年),新加坡市區重建局局長與總規劃師(1989年-1992年),期間完成了新加坡概念圖的調整方案,被稱為新加坡“規劃之父”。他也是全球城市規劃界的泰斗。在中國,劉太格是佛山市、珠海市、北京市、天津市、山東省等地的規劃顧問,2008年北京奧運會設施規劃評審委員會主席,都江堰地震災后重建規劃方案評審委員會主席。2012年,劉太格被聘為珠海市城市規劃戰略總顧問,目前已制定了《珠海城市概念性空間發展規劃2013—2060》。
找緊國家發展黃金機遇,全年珠海GDP更超過10%,投資珠海西區物業升值無憂!
珠海橫琴新樓盤 https://www.zhuhai-property.com/properties/新盤精選/
本文由資深珠海橫琴物業代理Jacky Tse提供,內容及圖片來自南方日報
歡迎隨時約睇專車接送,請致電Zhuhai Property您的珠海橫琴物業顧問:
香港 +852-6766 5616
澳門 +853-6675 8344
中國 +86-135-3620 0385
請加 Jacky 微 信/Whatsapp 了解 :+86 135 3620 0385
專為港澳、海外人士投資珠海橫琴地產代理,專營珠海自貿區住宅、商鋪寫字樓、橫琴樓盤、港珠澳大橋物業,信心保証!